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文学院博士论坛之三——谈“礼乐文化”背景下的《诗经》研究(2013-10-11)
发布时间:2014-02-21       发布者:2014-02-21       浏览次数:

    《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学研究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大教育学家孔子对诗经也曾有过高度的评价:“不学诗,无以言。”可见《诗经》对中国古代文学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109日,赵玉敏博士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关于《诗经》的学术报告。李秀云院长,肖振宇副院长,谭宏姣副院长及学院部分老师出席本次讲座。

        讲座由谭宏姣副院长主持。

        在讲座上,赵玉敏老师主要针对两个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她介绍了礼乐文化与《诗经》的产生,从宏观上带领大家感受周代的礼乐文化,进而明确“诗、乐、礼”的关系。赵玉敏老师还从微观入手,通过对《关雎》一诗的解读,细致讲解其文化背景的重要性。她说:“我们不能把《关雎》看做是一首简单的爱情诗,而应把它放在大的社会环境下考虑它的意义,这时我们就会发现它更旨在于通过男女之间的爱情让人明白通晓礼的重要性,对爱情的追求终究要回归到依礼而行。”赵老师对《关雎》做了极高的评价:“当周人从纵情享乐中走来,用理性与节制的视觉自觉地将内心欲望进行升华,这种改变本身就值得我们去敬仰,这是《关雎》一诗在周代的礼乐意义,也是《关雎》一诗能够逾越古今的文学意义。”

        谭宏姣副院长在报告后说:“赵玉敏老师的研究既生动又富有深意,听过她的讲解我感到以前对于《诗经》我们只是了解了浅层的涵义。在《诗经》中不仅可以认识周代的历史与礼乐文化,在国家与国家的对外交往中《诗经》也占有重要地位。相信在场的观众会在这次讲座中有所收获,从而对《诗经》产生浓厚的兴趣。”(记者:周小芸 刘聪 李雪琦)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 拉斯维加斯9888文学院

地址: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海丰大街1301号 邮 编:136000 联系电话:0434-3291621